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啟用,老城路段停車位增至上千個
作為遵義的地標路段之一,老城路段“停車難”的問題一直讓有車族頭疼。尤其是在周末、節假日,在老城一帶找個停車位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隨著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的完工,236個停車位于日前向大眾開放,老城路段停車難的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。
新增地下停車位236個
今年3月初,老城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建設項目正式啟動,原來紀念廣場負一層的超市及KTV被改造為停車場。經過數個月的緊張施工,10月1日,紀念廣場停車場正式向外開放。
停車場建設完成,200余車位投用
“這個停車場共有236個停車位。”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停車管理員鄭先生說,國慶期間不少車輛停放在這里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節假日老城路段停車位不足的問題。目前,這里的停車收費標準為進場15分鐘內不收費,停車1小時以內收費5元,超過1小時后每小時加收2元,全天停車收費不超過30元。
“這個停車場的投用對大眾而言是一件好事。”老家貴陽在遵義工作的潘先生表示,國慶期間,他帶著家里的親戚到老城參觀遵義會議會址。當時老城正處于車流高峰,老城小學、沃爾瑪停車場都停滿了車,還好新的停車場啟用,不然當天根本沒地兒停車。
老城路段有車位千余個
記者走訪了解到,目前加上投入使用的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,老城路段擁有的地下停車位在1000個左右。其中老城小學停車場有車位199個,老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有車位近200個,沃爾瑪停車場有車位228個,百盛停車場車位在160個左右。
在收費方面,老城小學、沃爾瑪、百盛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基本一致:2小時內收取5元,超過2小時后每小時加收2元,全天不超過25元。此外,在沃爾瑪停車場、百盛停車場分別持沃爾瑪超市和百盛商場的消費券,還可享受規定時間內免費停車。
隨著紀念廣場地下停車場的投用,老城路段停車難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,不過在周末、節假日,老城路段的停車壓力依然較大。大家開車出門時,需要根據實際的路況信息合理規劃,避免出門找不到地方停車?!?
黔北佛教名山—金鼎山,位于遵義市金鼎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—牛蹄場2公里處,山分九支,猶如九龍環拱,故歷史上曾名“九龍山”,海拔高1608米,山勢磅礴、群峰峻峨、削立萬仞、直插天際,南宋播州(今黔北一帶)被尊為播州“群龍”祖山。清朝光緒帝末年,光緒曾登臨此山,觀覽后,大為贊嘆,封此山為“小峨眉”。
《遵義府志、山川》記載,九龍山人皆呼曰金鼎山,在郡城北四十里,早在唐代貞觀年間(公元630年左右,)即有僧人在此設佛宣教,南宋播州土司官楊選,元代楊價倡導奉教,從此,日漸興盛,明清時期,佛事大興,清道光皇帝賜封金鼎山名曰“小峨眉”,增建寺廟,從山腳至山頂二十四峰間,曾修建有三教寺、二皇寺、報恩寺、財神廟、萬福寺、普陀寺、玉皇殿(即頂峰金桶寺),由清朝到民國寺廟名稱有更改或新建。如清朝光緒17年(1891年)遵義土坤曾任駐日本公使的黎庶昌捐資萬金修建大廟依頂山勢,施山梯成五進四合大院建筑群,飛檐排珙、金黃琉璃瓦,可見當時大廟建筑宏偉壯觀。又如踏腳寺,該寺就山勢椅形建筑,大殿及寺院大門,古色古香,寺門層樓高大,大殿起飛羽,琉璃瓦閃光,三簡疊背,大殿共奉的如來佛高一丈三尺,兩側共十八羅漢,后殿供文珠、普賢香火興盛。鼎盛時期金鼎山曾住僧人577人,主持方丈19人,有出家人(帶發修行)364人,護廟武僧13人,先后曾舉辦僧人剃度受戒盛典四次,受戒金鼎山僧人三百余人。各填寺廟大多畝產或坡土眾僧勤耕自身。
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為香會期,令朝前后一個月內,由于四方信徒虔誠拜佛的廣泛性和延續性,文革十年,被毀寺廟舊址上,仍煙香繚繞未斷,改革開放以來,隨著佛教登山觀光旅游的同步發展,每年佛教香客達10萬余人。
編輯
金鼎山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,可從遵松路口乘車至牛蹄,直達金鼎山腳,攀登約2小時可至頂峰。
遵義喀斯特溫泉項目建設概況:
項目占地面積為13萬多㎡,建筑占地4.2萬多㎡,房屋建筑面積約3萬多㎡,園林綠化面積8萬多㎡,按國家4A景區標準建設。
改造喀斯特溫泉主要內容為:
改建酒店主樓、溫泉接待中心、原溫泉區景觀及管網;新建高端溫泉建筑、園林及管網,商業街及地下停車場,親子客棧及游樂設施,溫泉木屋,整體大景觀,整體溫泉干網等建設;
(1)項目總投資為4.5億元。
參建單位:
建設單位:遵義宏程旅游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
設計單位:重慶箱根溫泉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
監理單位:四川億博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
地勘單位:湖北核工業勘察設計院
施工總承包單位: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
遵義市鄭莫祠周邊環境整治項目是由區文廣局牽頭、區國投公司負責實施的項目。項目主要建設規模及內容:新建大門(60平方米)和掖門(23平方米),改造藏書閣100平方米、殿祀祠400平方米、碑廊文化長廊281平方米、修繕古井以及周邊環境等改建。項目總投資約2980萬元。該項目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,目前陳列館、長廊、藏書閣主體結構已施工完成,鄭莫祠主體結構修繕已完成,綠化施工完成,石欄桿安裝已完成,石拱橋修建完成門窗安裝完成,石材鋪設完成95%。預計2018年5月中旬全部完工。項目建成以后將增加我區一個特色旅游景點,拉動全區旅游、餐飲、住宿等收入,預計年收入為200萬元,是一項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文物保護與傳承事業。